2025年10月07日
微信

悦读书 | 《活得精彩》:活出更丰盛的人生

作者: 溪君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5年10月06日 09:23 |
播放

《威斯敏斯特小教理问答》的第一个问题,人生的首要目的是什么?回答是荣耀上帝,以祂为乐,直到永远 。想必很多青年信徒会跟我有类似的疑问,虽然知道了人生目的的宗旨,但是面对具体而微的现实世界,面对职场和家庭、教会的生活,如何去实践“荣耀上帝,以祂为乐,直到永远”的真理呢?正如使徒雅各所说:“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

当我阅读刘志雄写的《活得精彩:真正不一样的人生》(下文简称《活得精彩》)时,受到一些启发,我将这些片段拾取、提炼并凝缩,与大家共同分享和勉励。

《活得精彩》的作者是华人教会界中享有盛誉的刘志雄,他不仅在教会内担任长老,以卓越的治理和教导事奉上帝,更在教会外,于慈善、教育、家庭婚姻辅导等多个领域也做盐做光,因此这本书不单单是道理的汇编,更是刘志雄长老真实生命的见证。《活得精彩》启示我们,要学习从上帝那里支取能力,蒙受恩典。

一、为谁辛苦为谁忙

这是整本书前后反复探讨的一个课题。每天早起晚归,在公司忙忙碌碌上班,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工作是为了谁。我们的工作不单单是为了地上的老板,更是为了我们的上帝。

世界受造之初,罪还未进入世界以先,上帝就给了亚当看守园子的工作。现今我们手上的工作也是上帝托付给我们的。而且我们现在做的每一个工作,将来有一天都会被带到审判台前,耶稣基督将亲自检查我们是否如那些忠心良善的仆人一样,好好地完成了祂所交付的任务。

当我们的工作是为了上帝而做,与上帝产生连结时,工作便成了我们与上帝同行、服事上帝的一种方式。在上帝的里面,工作有了永恒的价值,让我们可以去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,我们的生命也就变得更加丰盛了。刘志雄特别提醒我们的一点是,工作无贵贱之分。在我们的社会中,普遍存在着脑力劳动优于体力劳动的观念,如办公室职员常被视为比工地农民工更为高贵。愿上帝赐给我们平等看待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眼光,整全地看待工作的眼光。

二、如何寻求上帝的旨意

这是我们常常面对的老大难问题。

以前听过一个笑话,一个弟兄跟一个姐妹说:“我祷告有感动,上帝的旨意是,你要和我结婚。”姐妹则说:“不好意思,我没有得到上帝的旨意。”

上帝的旨意,这个词听来似乎有特别的属灵意味,从前面的笑话看出来,这个词也容易被滥用。那么,如何才能确定上帝的旨意呢?

刘志雄给出他的解释,明白上帝的旨意其实不是一件难事,关键在于我们要把自己献给上帝,更多地与上帝同行,愿意遵循上帝的旨意,如此做就可以明白上帝的旨意了。重要的不是我们做什么,而是我们的心。当我们与圣灵同工到一个地步,所思所想刚好是上帝所思想的,这就是上帝最喜欢的。

三、忙碌与安息

这个主题特别切合当下的社会状态。

网上有一阵子热议过“在放松时产生负罪感”的议题,好像996那样工作的人生才是更有价值的,包括在教会里,一个牧师如果经常说“我很忙,忙这个忙那个”,会众才会更认同牧师,觉得他没有闲散。

我想,我们都错了,刘志雄提到了马大因为事奉,进进出出,事情繁杂,忙到心烦意乱,甚至责备马利亚不来帮她。忙碌不一定是一件好事。日本著名人类学家辻信一在他的著作《慢生活,慢美好》提到:“......忙得不可开交的‘忙’字,其字形意味着心灵之死亡。”

那么,如何才能让我们从这个忙乱的世界里面蒙拯救呢?答案就是“只做一件事——荣耀上帝”。

兜兜转转,又绕回到了《威斯敏斯特小教理问答》的第一个问题,不禁感慨上帝的智慧是人所不能测度的。先知以赛亚曾说过:“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,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。”安静在主的面前,是我们需要操练的功课。学会安息,会带给我们一种不一样的力量。刘志雄如此写道:“主最想要的就是你常常亲近祂,而不是拼命替祂做事,当然主也会纪念我们卖力的事奉,但是主最宝贵的还是我们能够常常与亲近,主最看重我们常常进到密室里,与我们的良人有爱的交流。”

如果你也盼望自己的生命过得更加丰盛,不妨亲自读读这本《活得精彩》吧!最后选取刘志雄的一段祝福祷告,作为本文的收尾——“让我们不再受工作的捆绑,不再叹息,不再汗流满面才能糊口,而是能享受上帝儿子一切的祝福和自由,过一个与世人‘不一样的人生’,欢喜雀跃地活在上帝的面前。”


感谢您的阅读!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。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、疑问、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,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、提出改进建议,欢迎通过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与我们分享。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,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。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,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。

反馈时,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。

期待与您保持互动,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。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